• 捐赠人金额
  • 田雨霏200.00
  • 仙剑618100.00
  • 王雷500.00
  • 褚康200.00
  • 傅世川133.00
  • 谢作斌200.00
  • 可可妹儿200.00
  • 林冬梅老师520.00
  • 李勇锐300.00
  • 韦焕云99.00
  • 杨清山&罗晓霞200.00
  • 李青300.00
  • 李安强512.00
  • 淦茂200.00
  • 彭科100.00
  • 张平200.00
  • 张力200.00
  • 唐蓉200.00
  • 张强200.00
  • 卢元珍100.00
  • 石玥166.66
  • 成都大可以餐厅100.00
  • 玉龙照相馆100.00
  • 郑渲辉200.00
  • 牟雁东160.00
  • 邱剑100.00
  • 唐坤润100.00
  • 陈甫200.00
  • 曹昊东100.00
  • 谢彬200.00
  • 邓文川200.00
  • 曹扬宇500.00
  • 周舟波200.00
  • 林郡彦&林郡敏66.66
  • 黄振锋100.00
  • 张晓菁300.00
首页 > 详情:【善工家园】浅谈小组课的组织与教学实施

【善工家园】浅谈小组课的组织与教学实施

    微信图片_20190314154812_jpg

成长和能力提升,是特殊儿童干预的“永恒”话题,除了在自然情景下的教与学,“有组织的课堂”更是干预的利器。其中,小组课是很难组织实施的一种活动形态。

    小组课---指每个主管老师带3-4个学员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某个领域的学习。这些学员都是不同障碍类型,且程度、能力不一。本文试从我们的经验出发,浅谈小组课的组织与教学实施。

一、建立长久信任并长期合作关系

    在特教生涯中,“建立关系”一词绝对是入门级频率最高的,就和建立亲子关系、朋友关系、客户关系一样,我们要和这些心智障碍学员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。我们要做父母的替身,让学员在学校的环境里,也如同在父母身边一样踏实;我们要做温暖的朋友,让学员觉得因为我的存在,课堂时光才显得更加饱满;我们要做言而有信的大哥大姐,随之他们的信任才会多一点更多一点的给我们;最后我们才是有权威的老师,这样我们的课堂指令、活动安排,学员才会心甘情愿、坚持不懈的努力执行。

微信图片_20190430164909_jpg

二、引导学员相互了解,建立稳固的同伴关系

    不论是有新同学加入,还是已经形成稳定的小组,课前仪式那是必不可少的哦。点名、问好、握手、拥抱,在学员之间还没有完全熟悉之前,这些内容最好全部一一执行,因为比直接进入课堂重要。原因呢,其实很简单,不论是成人还是孩子,不论是NT还是心智障碍,越是在有把握的环境里,才越是可以更完美的展现自己。要想学员能在我们的小组课程中维持稳定的情绪,让他有安全感当然是重要的一环咯。

微信图片_20190314154809_jpg

三、选择合适的教学场地

    “孟母三迁”的目的是给儿子选择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,在特殊孩子的教学场地选择上,同样需要下功夫。同一个教室、不同的地方、不同的桌椅摆放、不同的座位安排,绝对会呈现不一样的氛围和状况。例如:小组中某学员注意力严重分散,其他人的任何行为都可引起注意,那我们的课堂场地肯定首先排除窗边;另一学员喜欢翘椅子玩,那么在他没有消除这个行为之前的课堂上,我们要给他设计一个翘不动的固定座位,不然,我们是教学呢?还是管理翘椅子的行为呢?翘走之后我们是追呢?还是不追呢?那么针对另一个但凡有物品在其视线内都会拿来放嘴里“咬”的学员,他的座位绝对是离老师的最近的那一个,在有其行为出现时,只需要一个伸手阻挡的动作,绝不需要大动干戈影响课堂的本有秩序。总而言之,课桌的摆放、座位的安排,都应该根据学员的特性量身定制,一个小组、一堂课、整整齐齐、和和睦睦,是不是已经有了课堂的样子。

微信图片_20190430164758_jpg

四、清晰课程设计,合理分配时间给每个学员

    特教课程不同于普教的课本式,课堂中这些学员大多需要单独解释某句话、某个词,并反复强化及巩固,所以重点来了----在小组课程中做个别化训练,从哪个学员开始?怎么互动?问答几句?这些都要悉心设计,因为我们既要保持课堂连贯,又要保证学员也能连续维持在课堂的状态中。例如:ABCD四个学员,A有日常的词汇表达,句子表达欠缺,目前的目标是提高其句子的表达能力;BC能力相当,日常理解尚可,肢体语言表达尚少,不能满足日常所需,无语言表达,目前其目标都是提高对日常事物的理解及表达能力;D相比其他三位学员各能力都稍弱,无有意义的口语,每天2/3昏睡的状态,目前小组课堂目标是:提高身体的觉醒度和对日常用品的认知。用阅读绘本《小猪佩奇踢足球》为例,在集体读完其中一段后,我第一个选择给D做个别化指导---辅助下用手摸佩奇,并指导伸出食指指足球;接着是要求BC在书中指认佩奇和足球,并模仿踢球的动作,最后是向A提问:谁在踢足球?佩奇在干什么?佩奇在哪里踢足球等,在这一轮中,每个学员所花的时间大概都是1-2分钟。维持小组课模式,又能雨露均沾的给每个学员做个别化指导,这是同课程不同目标的实际践行。

微信图片_20190430164918_jpg

五、在合理约束中得体退出

    特教老师及家长可以想象到一个人带着3-4个能力参差不齐的特殊孩子上一堂课的画面,有人总想着离位、有人总是自言自语、有人总是东张西望。其实这时如果不着急课程本身,而是合理安排情景,也许有新的惊喜。例如手工活动串珠的课程,ABCD四个学员目前均不能独立进行,AB是有串珠的能力,但自控能力尚弱,不能持续进行串珠活动,需老师在旁督促;C的串珠能力少量不足,可拿珠串线,但不会双手配合拉线;D串珠能力大量欠缺,不能自主保持拿好珠子拿好线。这样的情景,可能需要3双手才能管理好这个课堂吧,所以这时,我们要给学员合理的约束,才有空间退出去给每个学员个别化的指导。AB因为已掌握了串珠技巧,所以课堂的目标偏向于建立任务概念,给予10个数量的珠子,要求完成即可休息,给学员确定好目标后,学员只要不离开位置,不故意丢撒珠子,在CD还没有完成任务的情况下老师均不干预ABCD都需要辅助,但D的专注力更欠缺,所以先安排C在珠子上涂鸦5分钟(涂鸦是C喜欢的活动),并告知5分钟后我们串好10颗珠子又可继续涂鸦,这时老师的辅导对象自然是D5分钟串珠活动结束后,可让D离位休息,自然这时的辅导对象又换到了C,当C完成10颗珠子后,又可用涂鸦作为奖励,老师的辅导对象又轮到AB。不能同时兼顾到每一个学员时,在合理的约束内给学员空间,看似是得体的退出,其实是为了建立更好的课堂规则。

微信图片_20190430165400_jpg

    特教困难之处其实不在于方法,而是以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心智障碍学员的特殊性,包容及接纳不等于无规无矩;相反正是因为平等和尊重,才在固有的规则里探寻无限的方法。以上观点仅为个人工作的总结,有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教。

发布时间:2019-05-06